云南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为好茶、好咖啡的出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不断重视、在相关政策支持影响下不断发展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打造“云茶”、“云咖”品牌,积极拓展消费市场,带动乡村旅游、餐饮、民宿等相关产业发展,并与体育、旅游等有机融合,不断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带动乡村振兴。
2024年3月28日至3月31日,以“世界咖啡中国茶 万千气象云生活”为主题的“ 云南美好生活• 2024茶咖网络文化节”即将举行。值此契机,“大理发布”推出专题文章,与读者一起来了解大理与茶叶、咖啡的故事,体会大理的风土人情、文化底蕴。
从古城到村庄,从洱海到田野,从室内到街面,咖啡店分布在大街小巷,还有大大小小的咖啡营地、独具公路文化特色的咖啡车……咖啡,已然成为了大理生活的一张标签。
2023年8月,大理州人民政府印发了《大理州建设咖啡之城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全面揭开了建设咖啡之城三年行动计划的序幕。大理州出台一系列扶持咖啡产业发展壮大的配套政策,聚集咖啡技能人才,培育“咖啡+非遗”“咖啡市集”“景区咖啡车”等多元业态,结合本地特色打造文旅融合、产业配套的“咖啡之城”。
大理是中国咖啡的发源地,孕育了最早的咖啡饮用文化,云南大理朱苦拉咖啡也被誉为中国咖啡的活化石,传承至今。
咖啡最早起源于非洲,17世纪开始盛行于欧美,19世纪末传入中国。大理虽然不是云南咖啡的主产区,但从1892年法国传教士在大理州宾川县平川镇朱苦拉村种下第一颗咖啡种子开始,至今咖啡在大理已有131年的历史。
田德能教会了朱苦拉村村民们制作咖啡的工艺。他带来的咖啡在文化的碰撞、历史的变迁下,依然留存了下来。
村民们世代管护咖啡树。在这个村子只要哪家办喜酒,每个桌子上必然少不了的就是一壶咖啡,村民们用碗喝、用杯喝,像喝茶一样。朱苦拉村至今仍生长着树龄100年以上的咖啡树24株、70年以上的1100余株。目前,以朱苦拉为核心的咖啡片区已发展到8000余亩。
2016年2月,又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朱苦拉咖啡已成为这个古老村寨的文化符号和地方资源。
2017年,平川朱苦拉咖啡制作技艺被列入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成为文化传承的代表。
朱古拉是由彝语“若客来”发音演变而来,意为“弯弯曲曲的小路”,入村公路修通之前,这里交通闭塞、舟车隔绝、鲜为外人所知,村民们靠人背马驮出村叫卖咖啡。如今,大理吹响了咖啡产业大发展的“冲锋号”,让朱苦拉的古树咖啡迎来了更好的发展机遇和更广阔的消费市场。
云南咖啡种植历史自1892年起,经历了从零星种植到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阶段。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云南小粒种咖啡就在国际咖啡市场上大受欢迎,被评定为咖啡中的上品。目前云南咖啡种植产量已占我国总产量的90%以上,主要产区有普洱、版纳、文山、保山、德宏等地。云南目前已有超过60万咖农从中受益,人均增收3000多元。
2020年,刘昊然、彭昱畅主演的《一点就到家》热映,这部以云南咖啡为主题的电影,让云南咖啡大规模进入到了普通消费者的视野。
近年来,随着云南正在进行精品咖啡转型,不少云南精品豆在行业和国际上表现惊艳。据了解,2023年,云南咖啡精品率保持在20%以上,远高于全球10%的水平,精深加工率也提高到了54%。
依托云南咖啡产量全国第一等本土资源优势,大理在全国率先推出了“咖啡之城”建设。不少人都会对去年的一个活动印象深刻,那就是2023年7月举办的“书香大理·咖啡之城”大理市第十六届职工技能大赛咖啡师专业竞赛暨首届艺术节。
这个活动中,50多家国际咖啡品牌及全国驰名、全省知名品牌齐聚,市集、主题书画展演、非遗文创产品展示、咖啡斗技场等交流展示活动同步开展。口味众多的特调咖啡、琳琅满目的非遗产品、质优量多的各地名品、色香味美的特色小吃吸引了大批咖啡爱好者和群众到场体验、参观。
同日,大理市成立咖啡服务行业协会,整合大理咖啡企业、乳企、水企、文化企业、民宿客栈、职业培训学校等,促进咖啡相关行业主体资源共享、抱团发展,进一步推进大理咖啡服务业迈向系统化、产业化道路。
近年来,大理咖啡产业通过现代咖啡与大理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方式,挖掘精品咖啡的丰富内涵,并通过广泛宣传、介绍、展示、推广优秀咖啡精品,让咖啡相关产业成为大理的一大亮点。同时,大理州积极推动“咖啡之城”建设,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推动咖啡产业的发展壮大。
在喜洲古镇,已有超过60个咖啡吧台,松弛开阔的田野景观、古建筑保存完好的街道和全年高饱和的阳光,让喜洲成为名副其实的“咖啡小镇”。
喜洲镇周城村是一个以扎染知名的白族村落,扎染古称“绞缬”。在璞真扎染博物馆有一家“颉咖啡”,白族扎染装饰、咖啡渣植物染的店员围裙,呼应着白族民居建筑风格、剑川木雕,无不体现传统与创新的交织。通过咖啡引流,链接了不同的非遗产品,搭建非遗融入现代生活的空间。
未来,灵活运用鹤庆银器、剑川木雕、大理扎染等民族工艺、非遗技艺,创新开发符合现代消费需求的咖啡周边产品,是大理咖啡之城打造过程中的必经环节。
洱海生态廊道三圣岛旁,有一家推窗便能看见洱海的咖啡馆——心邸咖啡。每天一大早,就有游客陆续走进心邸咖啡馆,等待邂逅日出美景。这里以处处皆景闻名。
店里消费的2/3是外地游客,其余是周末来消遣的本地人,其中90后和00后居多。咖啡豆一个月就要消耗大概300至400公斤。
一杯咖啡一本书,就可以撑起一整个下午的惬意时光,咖啡香萦绕在绝美麦田上空,洱海边阵阵风起,吹动发梢也轻抚书页,尽显“书香大理 咖啡之城”的魅力。
随着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热播,剧中演员刘亦菲乘坐绿皮老爷车游览东海岸的画面成为无数人向往大理生活的模板,越来越多的游客开始选择以自驾环海的方式去感受乡土大理的魅力。
从大理市机场路转盘出发,沿环海东路一直行驶到小普陀景区,短短21公里的环海路上就有9家咖啡馆、5个咖啡营地、6辆移动咖啡车,共计20个咖啡销售点,咖啡热潮已然随“风”而起、乘“风”出圈。
灿烂的历史文化、秀美的山水风光、宜人的旅居环境,为大理培育更大的咖啡消费市场提供了无限的可能。
近年来,随着文旅产业的飞速发展,大理的也悄然兴起。咖啡香弥漫在古城中,成为了这座写满“诗与远方”的城市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大理并非咖啡的主要产区,但大理的旅游市场、文化氛围创造了稳定的咖啡消费需求,同时,大理作为理想生活目的地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咖啡从业者,带来世界各地的咖啡风味和,与大理本土物产碰撞出新。
源源不断的“新大理人”,来到大理,爱上大理,定居大理。而咖啡也不再只是一杯休闲饮品,它更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寄托着大理人和“新大理人”们的不同想法和人生感悟,也悄然碰撞滋生出新的文化内涵。
大理市咖啡服务行业协会会员、大理市首届咖啡职业技能竞赛咖啡融合赛冠军王思衍在央视新闻的采访中表示,“咖啡更多地代表了当代年轻人对于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来到大理,看到这样的风景,喝上这杯咖啡,你就可以用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和自己生活中的种种逆境和不顺交手。”
“市场上的一杯咖啡一半是牛奶,四杯咖啡就要消耗一公斤鲜奶”,咖啡市场对牛奶的需求巨大。大理乳业历史悠久,奶牛存栏一直占全省的“半壁江山”,最高时占据云南奶源的将近80%。打造咖啡专用奶生产基地,也被列入了大理未来发展的蓝图里。
目前,大理正在进一步完善构建咖啡之城的产业体系。利用大理优于全球90%以上区域适宜储存咖啡的气候条件,大理正在规划建设大理咖啡仓储物流园,吸引国内外咖啡企业入园,推动云南咖啡资源向大理聚集,带动咖啡仓储、物流、加工、贸易产业在大理集聚发展。
大理将持续大力引进、培育咖啡行业高层次人才。依托大理大学、滇西应用大学、大理技师学院等院校人才培养优势,加大咖啡师等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开展咖啡技能竞赛,将大理打造成为国家级咖啡赛事集训基地和咖啡产业职业技能人才高地,实现产、学、研、销各环节协同发力,持续创造大理咖啡产业发展活力。
着眼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大理将逐步做大咖啡仓储物流及关联产业,有序拓展东南亚、非洲等咖啡产地资源,将大理打造成为区域性咖啡期货交割中心。全力培育终端品牌市场,以加工贸易、转口贸易为重点,大力推进咖啡进出口贸易,将大理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咖啡之城。
在《大理州建设咖啡之城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中,还确定了更多发展咖啡之城的细节内容……
答:设“法人和产业活动单位清查表”,主要内容包括:单位类型、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单位详细名称、法定代表人、运营状态、单位所在地区划及详细地址、单位注册地区划及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行业类别、机构类型登记注册统计类别、成立(开业)时间、执行会计标准类别、法人单位下属产业活动单位情况、产业活动单位归属法人单位情况等。